工作与生活是一体两面,管理无处不在
作者:AIMC-刘江林
关于工作和生活的关系,有的说工作是工作,生活是生活,两者不相干,有的说生活和工作是连在一起的,不能完全分开而谈。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透露着管理的思路,工作的方法也指引中生活的改变。今天,通过社区超市的变化来简单说明一下。
我们居住的小区,是一个开发后的还建房小区,一些居民虽住进了楼房,但还会在郊区种点小菜,每天就在小区的广场边叫卖。随着小区的居民越来越多,购买需求量越来越大,广场边就开了社区超市,品种齐全,蔬菜新鲜,刚开张时供不应求。随着小区人气的聚集,到广场叫卖的小商贩越来越多,慢慢地形成了广场夜市,这现象可不是社区超市想看到了。超市主管向社区反映,要求管理与整治。但是因为涉及拆迁等原因,政府也一时没有太好的办法。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,社区超市也主动将一些特价的商品搬到广场夜市促销,夜市经济进一步火爆,超市、小贩、居民与政府皆大欢喜。
通过上面广场夜市的变化,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管理的思路在里面,广场夜市就好比一个企业或团队遇到的问题,怎么面对问题,分析问题,解决问题乃至共赢,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:
一、我们所谈的问题,其实是一种现象。在上面的案例中,表面上先是菜农们到广场卖点小菜,后来小贩们参与变成了广场夜市,其实是居民们的需求所产生的。过去的市场是卖方市场,企业只要关注自己的产品,自己的服务即可,但现阶段的市场,早已转化为买方市场,顾客的需求就是企业的起点。即使社区超市就在小区旁边,居民还是不会走进超市消费的,也就是说,看到这个现象,超市反省自己了吗?我真的满足居民的需求了吗?我真的解决居民的需求了吗?
二、面对问题,如何对策与行动。社区超市在看到广场有小商贩时,想到的第一解决方案是向政府求助,没有真正的面对问题。这就好比在企业中,一个异常或问题出现后,大家想的都是回避问题,这个问题不是我的问题,不是我的责任,谁来解决?对方来解决,领导来解决。
三、面对问题,如何内观自我。广场小贩的到来,对社区超市来说,的确是不小的冲击,直接影响进店客流和销量。但社区超市也要反思,居民为什么要选择小贩的商品?通过“小贩”这个参照,社区超市有没有反思自己经营活动中的不足之处?是我们的价格太高,食材不够新鲜,还是我们的购买流程太复杂。我们不能以固有的思维来判断,我社区超市就是这样的模式,我就是应该这样经营。但我们的顾客理解吗?顾客真的需要这样的服务吗?
四、面对问题,也是成长进步的机会。到最后,社区超市也参与到广场夜市中,从而得到了收获。在管理活动中,不是问题就一定是负面的,问题也是机会。社区超市将特价的商品放在夜市促销,只是位置的改变,不用投入资源就处理了商品,回笼了资金。所以,我们要辩证的看问题,既看到问题消极的一面,也要看到机会积极的一面。
综上所述,在工作管理中,我们不能回避问题,惧怕问题,问题的存在正是管理者发挥作用和价值的时候。我们所面对的问题往往是跨部门的,首要任务不是讨论问题的责任是谁,而是面对问题我能做什么,我能解决那部分问题,临时措施是什么?恒久对策是什么?怎么防止再次发生,如何标准和标准化。通过问题的解决,提升管理水平。
谏修咨询提出关于问题的独家视点,详细讲解内容请关注荔枝微课谏修微学堂之《问题的真相》。